本帖最后由 兰亭逸士 于 2022-6-5 09:24 编辑
端午节的由来
文化的发展是动态的,端午节有一个发展过程。刚开始只是佩香包,插艾草,摇龙舟,伍子胥死后,吴人为缅怀他,把这些活动与纪念他结合在一起。后来吴国被越国灭了,越国又被楚国灭了,越楚都把伍子胥当仇人,统治者能让纪念伍子胥的活动大搞吗?屈原去世后,因其是大文豪,也是王族高官出身,加上人格魅力更胜一筹,影响更大,于是民间把端午与纪念屈原结合在一起,并很快流传开来,一直至今天。这是端午节的真相。 邸夷子皮,伍子胥是死了被裹了扔海里了,江浙人认为他愤怒,死后化为潮神来袭,投粽子祭祀他。投粽子于水,实与古代祭祀河神海神有关。浙江潮水不可能因伍子胥变大,但被当时人附会为祭祀伍子胥。 伍子胥与屈原都归于投水,只是状态不同,这是他们与端午节结缘的结合点。舟是江南传统交通工具,赛舟由来已久。当时水军训练就有赛舟项目,水师出征有祭祀水神传统,同时政府自然要组织人们平时进行赛舟运动,以为后备军,这是赛龙舟之起源。 从端午节发展,说明一个问题,爱国主义是中国文化传统,民俗与爱国主义结合才有生命力。(钟阳,2022年端午)
|